Member-only story

國士無雙杯的足跡 — 裁判長的感言(四)

妖精くるる(魔女)
5 min readJun 17, 2019

--

第三屆的比賽完結後,我已經意識到有意參加日麻比賽的人越來越多,32個名額不足以滿足需求,來屆的比賽規模肯定會加大至64人。不過人數一多,意味著比賽也要相應加長,才可以令比賽更有公信力,二日制的比賽賽制是勢在必行。

有了前三屆搞日麻比賽的經驗,今次改動要花的時間不多,最多就是考慮各比賽階段帶分的比率。因此如何搞比賽已經不是本篇要說的重點,我例是想提另一件學界麻雀的大事。就是中大麻雀學會的創立。

從校長譴責說起

記得三年前有一單算是轟動全港的「小事」,就是有中大學生深夜在中大地標百萬大道上打麻雀,驚動校內保安,之後校長公開譴責同學的行為。

中大校長沈祖堯讉責同學在校內打牌,至今對我而言,仍是記憶猶新(立場新聞圖片)

正值此時,一群熱心推廣健康麻雀文化的中大學生正在籌備成立麻雀學會,以筆者所知,成立學會本身在中大學生會內沒有太大阻力,但到學會「攞正牌」正式公開的招收會員,仍然被保安問長問短,幸好背後有中大學生會的支持,學會才慢慢變得像其他學會一樣,可以自由的搞活動。(相關新聞:香港01: 中大生校內打麻雀被記名 學會:打麻雀係一門學問)

聯校麻雀大賽籌委圖片

隨後, 聯校麻雀大賽籌委在旺角行人專用區打牌作宣傳,換來的,竟然是警察的驅趕,籌委的Facebook 也有不少外來人士批評學生的行為。

此時我才如夢初醒,原來香港仍有不少人對打麻雀心存芥蒂。在同一時間,同一場地下棋或者談天,甚至是跳大媽舞都不會有問題,偏偏打麻雀就要受到不一樣的對待。縱使國士無雙杯搞了幾屆算是略有知名度,但離可以改變麻雀在普羅大眾間的印象,還差很遠。

在中大麻雀學會未成立時,港大棋會可算是唯一可以在大學正式搞麻雀活動的學會。根據棋會憲章,除橋牌外的桌上遊戲都是棋會的活動範圍 ,所以棋會搞麻雀比賽自然沒有來自學生會的阻力。中大麻雀學會的成立,意味棋會在推廣健康麻雀方面多了一個戰友。

當年第一屆中大麻雀學會曾與港大棋會搞過日麻交流

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巧合,第四屆的比賽多了很多大專學生參賽者,當中有不少是來自中大以外的大學。過往的比賽,筆者起碼認識一半的參賽者,但自第四屆開始,我認識的參賽者比例越來越小,令國士無雙杯越來越像真正的全港公開日麻比賽,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