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國士無雙杯的足跡 – 裁判長的感言(二)

妖精くるる(魔女)
4 min readMay 28, 2019

--

第一屆比賽舉行之後半年,棋會也換屆,新一屆亦有莊員對日麻有興趣,舉行第二屆的比賽變得順理成章。我也直接跟那日麻組織說棋會一手包辦賽制和規則,組織只需要提供麻雀牌和檯就行。

下一步就是設計賽制

很多的日麻比賽,都是採取單純計總分決定優勝者,不過這類賽制最大的弊病是:到比賽中後段,會有人因為落後太多而採取過份進取的打法,甚至是亂打或中途離場。這除了影響其他參賽者的爭勝機會,中途離場亦徒花重新配桌的時間。在比賽中適時把機會不大的玩家淘汰,讓他們可在騰出的桌子自由對局,對參賽者和大會都有益處。

有見及此,筆者採用了2012年世界麻雀大賽的模式,把整個比賽分成若干段,每段只淘汰一半的參賽者。然後每一階段所得的分數,部份會帶到下一段。在這賽制下,穩定的表現比因運氣帶來的分數來得重要,令比賽的公信力提高。

有鑑於上屆因有人臨時缺席而造成三缺一的情況,每年棋會成莊,我都會叮囑新莊在比賽時會有最少三個是會打日麻的,以充當代打者。除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(例如裁判要注意的事,我每年都會有briefing),我都盡量避免在行政工作上給意見,畢竟最終搞比賽的都是莊員,作為老鬼是有責任把干預程度降到最低。

在這裡,我也順帶一提初賽的抽選方式。第二屆的比賽分桌是在確定參賽者名單後就立即抽選,比賽時已一早準備好配桌表。沒錯,重覆對戰的問題是杜絕了,但事前不公開的抽籤,加上每局完給時才公佈下輪的配桌,難免有讓人有內定對手的感覺(當然莊員是沒有誘因要這樣做)。到第三屆比賽就改為事前只準備以每個以參加者編號為準的對戰表,報名時再用online RNG (random number generator) 抽編號。事後我還覺得用RNG都不能令參賽者放心,到第四屆開始改為用實物抽籤,即時按號碼派所有初賽的座桌,此辦法就一直沿用至今。

意料之外的參賽者

萬事俱備,來到第二屆比賽當天。因為事前我沒有取得參加者的名單,加上職責所在,所以我也早點到會場,看看有那些熟悉的面孔。一看之下,有一位我認為不應參加的人,卻早就已經在會場等報到。

那就是該日麻組織的會長。

我自己也有提醒過棋會當屆莊員,不論你是如何技癢,這一屆都不可以參賽,以免落人口實。然而我覺得這是作為活動搞手的常識,這對附帶獎品的比賽更加重要。

那邊合辦組織的主席參賽,輸了還好,但萬一他拿到好成績,甚至是贏了,必然會引來外人對比賽公正性的質疑。雖然他們本屆只提供物資支援,但外人根本不會考慮兩會在比賽中的分工,這必然影響到棋會的聲譽。

當時我曾經是想過在比賽開始前勸退他,經一輪掙扎,最後都沒有做,原因有兩個

  1. 他畢竟不是棋會的人,以本人的身份實在不適合做這件事。
  2. 作為裁判長的我,對方沒有犯規,自然就沒有取消他參加的資格的理由。倫理上的約束,靠的還是當事人自律。

最後,我最不想發生的事出現了:他贏得了比賽冠軍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