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上文提到,由第三屆開始的國士無雙杯開始,我都希望是港大獨自舉辦。
當然我並不是作出武斷的決定,早在第二屆賽事舉行後不久,我就開始去想棋會要準備的工作。
最大的問題,是工具。
首先是麻雀牌,過往的比賽的牌都是由那個日麻組織借出,今屆沒有這個渠道。其實以筆者的人脈關係,向朋友借8副牌來比賽並不難,不過我不想這樣做:
- 日麻本身很重,一個人只可帶一副,那8副牌就要8個人帶,然後他們都是參賽者,我不太想有外人覺得「因他們借出牌來比賽,裁判會對他們鬆手點」的想法。
- 借出的牌如有紛失損壞,也不容易找人負責。我也覺得棋會不可能負得起這個責任。
最後我還是建議他們淘幾副日麻回來,雖然質素是有點差,不過一年才打幾次,就沒有所謂了。
第二是桌子。
32人的比賽要8張桌子,如果要棋會莊員每次比賽都搬過會場是太辛苦了。於是我就想到用麻雀𥱊了。
麻雀𥱊最大的好處是便宜而且容易搬運。不過有一個缺點,就是會場因為只有長方形的桌子,麻雀𥱊只能打斜放。就好像下圖的樣子:
對參賽者是有不便,不過也是無可奈何了。
至於規則方面,因為已經來到第三屆,在以前兩屆規則都能順利執行的前提下,要改動的地方實在不多。
說到這裡,眼利的人可能會發現到一個問題:明明是你說比賽是32 人參加,為何第一幅圖會有多於32人?
其實,比賽原先的設計確實是32人的,不過這個比賽來到第三屆,知名度也提高不少。而且因為各種原因,越來越多的年青人(主要是大專生)都開始對日麻有興趣,32個報名名額,很快就爆滿了。
我記得比賽滿額後不久,有棋會的幹事就來問我:
「能不能再加開比賽的名額?我看64應該可以。」